从生到死只是一个匆匆的无限游戏
我一个从来不打游戏的人,居然被「饥荒:海滩」这个游戏的世界观深深折服。
饥荒早在2013年4月23日就发布了,是一个生存探险类游戏。因为容易上手,配乐优秀以及艺术风格强烈(当然有的人会不喜欢),算是独树一帜,有一票粉丝。饥荒海滩(Shipwrecked)是它的DLC资料片。
首先,你在游戏中要扮演的是一位因为船体触礁抛锚,被丢到一个荒无人烟海岛上的人。你需要想尽办法用岛上仅有的各类资源活下去,一切都必须从零开始,刀耕火种,赤手双拳。
我曾无意中刷到Andrey发布在Product Hunt上的产品:Progress Bar OSX,顺着推特主页看到他自己的博客和发布的其他产品。
Andrey是个90后,乌克兰人,在成为一个独立开发者并且四处旅行之前,他给一家叫Railsware的公司做产品经理。这家公司允许员工远程办公,而Andrey一直都想学习怎么冲浪,于是在2016年他干脆辞掉乌克兰的工作,搬到巴厘岛开始当起数字游民。
这个哥们在博客上写着:希望可以靠自己开发的软件每月赚到超过1000美金,我估计这个数字可以让他在巴厘岛过的很舒服了。他甚至还公开了所有软件的收入明细,到目前为止,Andrey发布了6款软件,其中3款拿了Product Hunt日榜第一,Hacker News日榜第一。
我觉得知识分两种:
知识是有好差之分的,付费知识也不例外。 不花点时间甄别,就会经常一时脑热花了大价钱,而事后再也不会想到去看。我一直笃信的一个逻辑是:
最好的知识一定是免费的(或者极低成本可以获得的)
知识是知识,信息是信息(对某些人有价值的信息可以是天价:交易者的内幕消息、制药公司新式抗癌药的分子式…),它们其实不是一个东西,信息是有强烈时效性的,而知识从某种程度上更稳定,更有结构性。可被重复使用的根知识,价值大过一次性的知识;重复使用次数更高的根知识,价值大过重复使用次数低的根知识。 所以「重复使用的次数」是衡量你学到知识有用程度的关键指标,做过科研写过论文的知道,衡量一个人的学术能力,一般有两个公认的指标:1,论文被索引库收录的数量(如 SCI、 EI、ISTP);2,论文被引用的数量(Times Cited)。这两个指标尽管并不绝对客观,但依然具有代表性。延着你读过的文章中的观点、思想,顺藤摸瓜,你能找到这些知识的上游。事实上,知识中很少有全新发明的概念,大部分都是对原有概念另一角度的解读,一定要找到观点的源头,对它内化并吸收,这样产生的认知才是你自己的。而这些知识,往往都是公开且被多次引用的,它们既不昂贵、也不难寻觅。
投资的出发点和落脚点,放在优秀、低估的标的上,不要寄幻想在自己都不了解的币种,指望牛市来的时浑水摸鱼跟着上涨,因为它们很可能在牛市来之前就被市场遗忘。
对于绝大多数像我这样的业余投资者,构建自己的GAFATA是达到投资目的不二方法。
我应该是身边所有人里面效率最低的一位。我看了不少关于提高效率的书,比如「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」,比如「如何高效学习」,但始终做不到书里的要求,经常无疾而终。
最近一段时间,尤其是每天上午Slack机器人向我追踪进度,我都会感到有点心慌,是啊,我到底如何管理自己的生产效率? 我的时间到底都花在哪里? 为什么我很难找到生活中真正的充盈感(哪怕「看起来」真的很忙)? 我意识到这层焦虑可能来自两方面:
理清这两点,我才可能用正确的方式面对生产效率这个话题。
生产效率的定义是 单位时间内的有效产出:
Productivity=∑EffortsTimePeriod
分子是有效产出的集合,分母是时间的跨度。这意味着要提高生产效率,要么做事的「质和量」更高,要么缩短花费的时间。
迈伦·斯科尔斯可能料想不到,在1973年发表《期权定价和公司债务》后的25年,全世界的衍生金融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如此迅猛。他发明的B-S期权定价公式,为后面的一切铺平了道路。24年后的深秋,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,这是现代金融工业界和学术界走的最近的一次,
为什么要说期权。因为加密货币发展太快,以至于它只花了短短几年,就把传统金融领域的演变重放了一遍,年初甚至有了「交易挖矿」这种只有在区块链行业才有的玩法。我能很明显的感觉到,市场经过去年这一波涨幅后,有越来越多行业外的人进场,盘面上逐渐浮现的的二级市场量化、投行、安全审计、孵化器,以及FOMO3D资金盘,让市场不停熵增,加密货币朝不可控的方向一路狂奔。
Powered by WordPress & Theme by Anders Noré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