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到了回顾过去和立新一年 Flag 的时候了,今年初我还试图彻底远离加密货币的圈子,但发现兜兜转转又回到这里,真是命中自有定数。
分类: 加密货币 Page 1 of 3
因为「给朋友投资建议」这件事的逻辑是这样:
大名鼎鼎的Andreessen Horowitz(aka a16z) 的官方博客简直就是宝藏,虽然里面多少夹杂一点私货(他们自己的 Portfolio),但管中窥豹,不论是对趋势的判断还是投资眼光,a16z 的投资团队毫无疑问是一等一的选手。
你能从博文中分辨出他们的投资偏好和对行业的认知,比如 Jesse Walden 今年1月份就写过一篇文章*,专门论述如何以去中心化的方式成功创建一个产品,这和传统互联网创业形式有很大区别,特别是在「社区」和「监管合规」两个层面。
文章写得很好,的确是总结出了一套范式。
我根据自己理解写了篇解读,有些地方的认知和 Jesse 不同,仅供参考。
1)我的目标是在市场经年累月的稳定获利并生存下来,所以我并不过分关心单次交易盈亏,取而代之是关注整体数学期望。只要我的决策逻辑是自洽的,那么结果应该会一次次验证这个决策,向期望收敛,而不是彻底的「时灵时不灵」。
2)这次的 BTC 减半作为一个确定性事件,驱动我从2019年2月份的所有交易行为,我当时给自己定的原则是:1. 在适当的价格介入,建立多头仓位;2. 总杠杆不得高于2倍,总头寸不得高于可用资产的1/5;3. 不做空。
3)什么样的价格叫「适当」,ahr999指数是个不错的参考。但在那之前,我关注的都是主流矿机关机价:如果矿工的挖矿收益还不足以支付消耗的电费,即可认为挖矿是短期亏损的。历史上出现过几次这种情况,事后被证明都是性价比极高的建仓位置。
4)严格控制总杠杆和头寸比例,才能确保你一直留在牌桌上。判断错误就必须迅速认赔,不能死扛,不谋求单次押大注的超额回报,也绝不高估自己的胜率,违背自己的原则最终下场只有输至倾家荡产。我唯一确信的是,只有一直保有筹码,才有赢的机会。
5)历史不会简单重复,但故事发生的节奏却经常类似。经常听到有人说减半的影响已经 Price in,我认为不是,这样的想法过分高估了市场的有效性。即便是同一条信息,它的驱动力和价值对于受众也是截然不同的,正是因为交易者行为的无序,市场产生破绽,我们才可能谋得 Alpha。因此我认为直到2020年4月份,减半事件对币价的影响才会彻底体现,对于这个中-长期趋势的理解,告诉我做空容易输,而我并不想输。
币信要出全开源硬件钱包方案了,非常期待,希望不是 Trezor 开源的那套。Trezor 的硬件很好,Model T 的输入效率比 Ledger 高太多,特别是你要输入比较长的 Passphrase 时,九宫格输入法非常惬意。
但是软件层面做的差,iOS 端想要以 Watch only 模式追踪冷钱包的余额,可选的开源 App 只有 Arcbit 或 bitWallet 这种更新中断的,前者也不支持 Segwit,安卓可以用 Sentinel。并且还要自行导出扩展公钥(XPUB),这一点 Ledger 要好得多,全平台都有官方开源的客户端,每个 Account 对应一个地址集,用户可以不用关心背后的逻辑,无脑用就可以。同时也避免了导入公钥到其他平台的隐私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