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我的目标是在市场经年累月的稳定获利并生存下来,所以我并不过分关心单次交易盈亏,取而代之是关注整体数学期望。只要我的决策逻辑是自洽的,那么结果应该会一次次验证这个决策,向期望收敛,而不是彻底的「时灵时不灵」。

2)这次的 BTC 减半作为一个确定性事件,驱动我从2019年2月份的所有交易行为,我当时给自己定的原则是:1. 在适当的价格介入,建立多头仓位;2. 总杠杆不得高于2倍,总头寸不得高于可用资产的1/5;3. 不做空。

3)什么样的价格叫「适当」,ahr999指数是个不错的参考。但在那之前,我关注的都是主流矿机关机价:如果矿工的挖矿收益还不足以支付消耗的电费,即可认为挖矿是短期亏损的。历史上出现过几次这种情况,事后被证明都是性价比极高的建仓位置。    

4)严格控制总杠杆和头寸比例,才能确保你一直留在牌桌上。判断错误就必须迅速认赔,不能死扛,不谋求单次押大注的超额回报,也绝不高估自己的胜率,违背自己的原则最终下场只有输至倾家荡产。我唯一确信的是,只有一直保有筹码,才有赢的机会。

5)历史不会简单重复,但故事发生的节奏却经常类似。经常听到有人说减半的影响已经 Price in,我认为不是,这样的想法过分高估了市场的有效性。即便是同一条信息,它的驱动力和价值对于受众也是截然不同的,正是因为交易者行为的无序,市场产生破绽,我们才可能谋得 Alpha。因此我认为直到2020年4月份,减半事件对币价的影响才会彻底体现,对于这个中-长期趋势的理解,告诉我做空容易输,而我并不想输。

6)回顾交易日志,从冷钱包中分割出部分币后,我在 $4018(2019-04-01)、$4980(2019-04-04)、$7165(2019-12-13)、$7810(2020–01-09)分别建立多仓,除了最后一个仓位预期在4月前平掉,其余均获利了结,平均仓位持有时间87天,已实现的 PNL 是18.4415 BTC,受制于仓位,收益率11.71%。这些数字的高低意义不大,只要它符合你对交易决策的预期,那么便是可接受的。

7)由于对减半后行情的不确定,在平仓后我会再次进入 HODL 模式,直至再次出现无法忽视的交易信号。平均下来,我的交易频率是2-3次/年。

8)我看的最多的是对数坐标下的周线,偶尔看下月线,它们可以辅助我判断趋势。除此之外,我并不精通任何技术指标,也不认为它们能带来实质性的帮助,因为我总认为指标反映的是已发生的事实,并且是用来打破的。我的投资理念决定了我在左侧建仓的偏好,因此过去我几乎从未在短线单中获利,现在基本不做任何短线交易,除非有极为明确的套利机会。

9)交易时我只以币量增多或减少的幅度和绝对值来判定盈亏,我发现在其中掺杂法币本位的计算办法在投资-回报的一致性上是割裂的。因此我尤其不喜欢市面上各种形式的「双币理财」,它本质上是通过期权策略扭转了用户的风险偏好,是「既要…又要」,实属脱裤子放屁。

10)何时退出是交易时最头疼的命题,我经常听别人说「要让利润奔跑」,可实际情况却非如此。有朋友在好位置建仓,峰值的未实现利润着实感人,但迟迟不愿平仓,最后平进平出,甚至略有亏损。为什么会这样,本质上是自身的交易结构过于固定。风险/回报总是随着价格不断变动,当价格朝着有利方向发展,剩余回报的绝对值在下降,因此风险/回报比例在上升,所以必须调高止损点,来保证趋势掉头时依然获利。

11)不应该在价格迅速变动的时候建仓,真正的底部往往是平缓的,有足够的时间捡筹码,每次抄在山腰都是浪费宝贵的子弹,事后你不得不通过增加头寸的规模来降低持仓成本,但这同时也增加了风险。

12)严格意义上,我们在市场的获益并不来自于交易,这听起来可能大逆不道,因为许多人认为自己的利润理所应当是他人的损失,反之亦然。但价值是主观的,因为人们对于价值的判断不同,交易才能产生。我认为1 BTC 的经济价值是 A,另一个人认为 1 BTC 的经济价值是 B,市场在某个时刻认定 1 BTC 的经济价值是 C,交易本身没有创造收益,它是在攫取已然存在的剩余价值。

13)损失厌恶是人们强烈的心理偏好,即,不赔钱远比赚钱重要。理性人应该分辨损失的性质,如果收益以年为单位考虑,单次损失应该计入统计中的异常值,目的是保障总体期望为正,而不是异常值为零。但真当割肉退出发生在自己身上,无论如何都是一件痛苦的事,因为这让亏损变成板上钉钉,尽管不易,但我们必须学会克服这种情绪,及时果断止损,否则往往变成在苦闷和沮丧中慢性死亡。

14)「自由」在我字典中的定义是:完全的经济独立,根据自己的偏好和期望充实的生活。但这一切的前提是心智稳定,亏损是交易的必然组成,因此必须提前给自己制定规则来避免心理防线崩塌。交易是一次次稳定的小注出牌,豪赌与自由无缘。

5 5 votes
文章评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