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人之岸,几多惊喜

作者: 王一石 Page 6 of 7

不装

我们成年之后学会的最糟糕的习惯,是「自欺欺人」。并且这种习惯一旦养成,就很难祛除,通常需要借助外力的刺激才有可能改变。然而更可怕的是,它往往隐藏在潜意识中,我们自己无法轻易察觉。不知道你是不是跟我一样,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人:

他们习惯把「我知道」挂在嘴边,不管是接受任务还是讨论某个话题,这些人喜欢中途打断谈话,用保证的语气证明自己全都知道,一切深了于心(哪怕他们不知道自己是否理解清楚)。

生产效率

我应该是身边所有人里面效率最低的一位。我看了不少关于提高效率的书,比如「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」,比如「如何高效学习」,但始终做不到书里的要求,经常无疾而终。

最近一段时间,尤其是每天上午Slack机器人向我追踪进度,我都会感到有点心慌,是啊,我到底如何管理自己的生产效率? 我的时间到底都花在哪里? 为什么我很难找到生活中真正的充盈感(哪怕「看起来」真的很忙)? 我意识到这层焦虑可能来自两方面:

  • 对生产效率的理解问题
  • 实践方法的问题

理清这两点,我才可能用正确的方式面对生产效率这个话题。

对生产效率的理解

生产效率的定义是 单位时间内的有效产出:

Productivity=∑EffortsTimePeriod

分子是有效产出的集合,分母是时间的跨度。这意味着要提高生产效率,要么做事的「质和量」更高,要么缩短花费的时间。

加密货币的期权指南

迈伦·斯科尔斯可能料想不到,在1973年发表《期权定价和公司债务》后的25年,全世界的衍生金融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如此迅猛。他发明的B-S期权定价公式,为后面的一切铺平了道路。24年后的深秋,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,这是现代金融工业界和学术界走的最近的一次,

为什么要说期权。因为加密货币发展太快,以至于它只花了短短几年,就把传统金融领域的演变重放了一遍,年初甚至有了「交易挖矿」这种只有在区块链行业才有的玩法。我能很明显的感觉到,市场经过去年这一波涨幅后,有越来越多行业外的人进场,盘面上逐渐浮现的的二级市场量化、投行、安全审计、孵化器,以及FOMO3D资金盘,让市场不停熵增,加密货币朝不可控的方向一路狂奔。

投资的窄门

绝大部分人的财富增长,不是靠工资,而是靠对于资产的投资,这个资产可以是房子、股票,可以是比特币。而投资是有「窄门」的,这个窄门需要很努力的垫脚够,才能摸到一丝门口的气运。

投资始终绕不开两个问题:

  1. 投什么,怎么投
  2. 什么时候投

前者是投资对象和方法的问题,后者是投资周期的问题。回答清楚这两个问题,才算是摸到了窄门的象限。

初创公司的幻觉

所有关于初创公司讨论的话题,都可以归总到3点上:

关于钱

1,不要把接受投资当做理所当然的事情,你拿的所有钱,都是历史上他人对你信任的总和,这是债,迟早要还的。

2,没有人知道下一年的市场环境如何,保持现金流,养活团队,优先级远高过其他。

3,永远做最坏的考虑,没有到账的投资,哪怕签了协议,也要做好打水漂的准备。如果不能尽快盈亏平衡,可能这笔钱用完了就是团队解散的时候。

PMF

要客观清醒的评估产品。

创业公司只有两种,一种是PMF做好的,一种是没做好的。

PMF是Product Market Fit的缩写,最早由Marc Andreessen提出:

Product/market fit means being in a good market with a product that can satisfy that market.
– Marc Andreessen

任何公司行为(e.g. Growth hack/募资/团队扩张/广告投放/开新产品线),在PMF没有达标之前,都是给自己埋坑。

金钱手册

什么都不值得信任,除了赚钱。

你肉眼可见这个国家的很多人,把全部的信任都放在了钱上。这种趋势延续了30年,社会风潮对于金钱的喜好,在今天没有丝毫让步的意思。

有一个观点深殖心底: 钱等于自由

为什么人对金钱如此渴望?可能有这些原因:

1)没钱,你将举步维艰,事事求人。你无法用钱来保护自己,在任何社会场合中,你会因为贫穷失去平等对话的权利,换言之,你丧失了自己的社会地位。

2)正是因为没钱,你必须花费大量时间去赚钱,工作不一定是我所愿,得不到成就感,无法自我实现。为了满足基本生活的需要,你要疲于奔命,你要选择能负担的起的交通方式,不敢幻想给后代更好的教育,每个夜晚陷入自我否定的漩涡。

3)你做梦都不要去渴求名车豪宅,也别幻想可以周末在海滨度假喝冰饮。这个世界上流社会的人,可以一掷千金住豪华酒店打高尔夫球,你只能在结束一天工作后,羡慕的看他们梦幻般的生活,自己内心郁结。

一面是恐惧,一面是欲望。

以朴素的方式开发产品

企业(Enterprise)和初创公司(Starup)最大的区别在于,企业通常已经找到了(算是)牢靠的现金流管道,短期内不必担心生存问题;而初创公司还在不断探索什么样的产品真的能卖到钱,以及如何让用户持续从口袋里掏钱。对于初创公司,一旦账上的钱不够发出下个月的工资,团队就立刻、马上面临爆炸,溃不成军。

在真实的商业环境里,很多工程师加入的是Enterprise,而不是Starup。他们习惯等产品把PRD文档和原型摆到案前,对商业模式的认知通常是:

商业模式不是我要考虑的事,反正我只需要把确定的模块实现,公司就会自动赚钱。如果碰到返工,那产品经理和老板全是猪,自己没想清楚,只知道让我先做。

Scrum

最近在实践Scrum,有一些心得。Scrum不是一个技术名词,而是一种开发流程,确切的说,是敏捷开发(Agile Development)的一种。

通常讲,在一个完整的Scrum流程中,会有产品负责人(Product Owner),流程管理者(Scrum Master),开发团队(Scrum Team)三个角色。大家各司其职,从一个产品需求列表出发(Product Backlog),细化成每个迭代周期(Sprint),再接着利用每天的站立会议和看板更新每个人的开发进度(通常还有燃尽图)。

一些讲Scrum实践的书里,(甚至)会提到用计划纸牌(Planning Poker)来精确预估研发周期的方式,招式百出。

Rules 12

Rules 12

1. 保持开放的心态

现实需要体悟,要通过个体亲自去体验和实践。给外界事物贴标签是偷懒的做法,永远不要因为偏见和刻板的认知,而将真理和对现实的准确洞见拒之门外。李小龙一开始教人打咏春拳的地方,是一个停车场;他最早收的两名学生,一个练习柔道,一个练习空手道。李小龙不仅教授功夫,还教授课堂上刚学到的哲学和心理学,搭建起自己的武术哲学体系。宗旨是“以无法为有法,以无极为有极”,无门派之别。这些做法,在传统武术体系里根本找不到先例,他完全走出了自己的道路,透过武术,见心明性。

2. 保持专注

花费时间的长短,不决定努力的有效程度。真正有效的努力是:你全身心投入一件事,并且获得能力的提升,这其中的核心是专注。比方你在学习几何数学,需要认知的第一个命题便是:’通过一个不在直线上的点,有且仅有一条不与该直线相交的直线。’ 然后你会问,这个命题的充分前提是什么?不断向上按图索骥,一直追问,你才触及到几何数学的核心。这样的专注不是自我陶醉,而是高质量的探索。你在持续的学习中,沉浸入一整段心流。

Page 6 of 7

Powered by WordPress & Theme by Anders Noré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