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觉得知识分两种:

  • 可被重复使用的根知识
  • 一次性的知识

知识是有好差之分的,付费知识也不例外。 不花点时间甄别,就会经常一时脑热花了大价钱,而事后再也不会想到去看。我一直笃信的一个逻辑是:

最好的知识一定是免费的(或者极低成本可以获得的)

知识是知识,信息是信息(对某些人有价值的信息可以是天价:交易者的内幕消息、制药公司新式抗癌药的分子式…),它们其实不是一个东西,信息是有强烈时效性的,而知识从某种程度上更稳定,更有结构性。可被重复使用的根知识,价值大过一次性的知识;重复使用次数更高的根知识,价值大过重复使用次数低的根知识。 所以「重复使用的次数」是衡量你学到知识有用程度的关键指标,做过科研写过论文的知道,衡量一个人的学术能力,一般有两个公认的指标:1,论文被索引库收录的数量(如 SCI、 EI、ISTP);2,论文被引用的数量(Times Cited)。这两个指标尽管并不绝对客观,但依然具有代表性。延着你读过的文章中的观点、思想,顺藤摸瓜,你能找到这些知识的上游。事实上,知识中很少有全新发明的概念,大部分都是对原有概念另一角度的解读,一定要找到观点的源头,对它内化并吸收,这样产生的认知才是你自己的。而这些知识,往往都是公开且被多次引用的,它们既不昂贵、也不难寻觅。

所以哪些知识可以被归类为可被重复使用的根知识,哪些又是一眼扫过即可,不需要浪费时间?

(一)

  • 讲述正确的概念的知识
  • 基础学科的知识(e.g. 数学、物理、经济学)
  • 能帮助你建立对某个行业或领域框架感的知识

这些知识都是可被重复使用的根知识。

1)我们的认知过程从概念开始,你穿梭回400年前的荷兰,跟任何一个人谈论股票,他们都不知道这玩意是什么。因为在股票还没有被发明的时代,是没有概念来表示股份公司的所有权凭证的。试想你如何给刚上小学的侄子解释股票:

它是 一种有价格的券,是公司在筹钱时向出钱人发行的一种凭证,代表着持有这种券的人(即股东),享受对公司的所有权,除了分红外,公司赚钱能力变强时,券会变得更值钱,公司盈利状下降时,券也会贬值。

bingo,你完成概念解释的过程,就是知识传递的过程。知识构筑在无穷尽的概念之上,就像默克尔树源头(root)下的无数叶子。 概念是对大量信息修剪后抽象的结果,甚至于,正是因为对一个概念有共同的认知,人与人之间沟通的信息密度才能做到指数级增长。想想罢,如果每次都要解释半天,谈话是没法继续的…

2)学习基础学科不是要所有人都跑去做科学家,而是通过对数学、物理、经济学、心理学…的学习,获得最为基本的分析、比较、概括、推理、加工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。 我曾经在备考CFA时不止一遍的想过:如果可以重来,大学时一定把线性代数和概率论学好。当时浑水摸鱼溜过去的知识,未来总有一天会找上门来,该付出的努力,一分都省不了。 我们获取新的知识,并不是简单堆砌起来,而是不断去消化,抽出精华。大部分所谓「新」的知识,都是从「旧」的知识派生演变而来。我们积累起来的大量信息或早期认知,会随着时间推移和认知的进步,逐渐浓缩于少数几个简单而精华的公式或定律,乃至是商业领域进行决策的依据(做什么,不做什么),这些才是真正的「知识」。

拿数学举例,大部分现代数学的应用,都是在纯粹数学的公理、定理的基础上,去推导一系列逻辑自洽的东西,用来生成解决某个具体问题需要的数学模型。指导我们日常生活方面可以借鉴的就是,分析问题时需要有自己的核心理念,用理念来推导具体的事请。基于这个理念,我们可以在给定前提假设后,推论现实生活中的现象。比如因为不同收入的消费者对于机票价格的敏感度是完全不同的,航空公司会采用价格歧视的定价手段来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的。经济舱的客户对价格敏感,所以要控制好价格上限和上座率;两仓的客户对价格钝感,所以即便是短途低附加值的航线,也能卖出好几倍的价格。

对知识的掌握能力,并不依赖信息的大量积累,也不是记忆力,而是花尽可能少的时间将知识融会贯通。底子越牢靠,速度就越快。

3)每当接触一个新的领域,能最快帮助你建立整体框架感的,永远是这个领域内前辈写的书。依距我个人经验,信息质量由高到低:

  1. 豆瓣评分高于8分的书
  2. Udemy、Udacity或其他知识付费网站的系列课程
  3. Google到的文章
  4. 各种「学习群」的只言片语

好的知识产出,一定能给你一种控制感,它能让你知道不同的知识点大致位于哪个象限,彼此之间的联系是什么。 所以我每次触及新领域时,基本都是按照通过关键词找到排名靠前的书,通过其中一本的书的优质书评找到相关联的其他书或作者,一篮子买下(通常不超过5本,优先选择kindle版本,因为可以全文检索)。现在有很多大牛的新书都是自出版,没有纸质书,只有付费pdf,其实这样更好。因为传统出版商的流程缓慢,特别是外文书籍的译本,中间更是往往会延长1-2年才有中文版问世。外文语境下的好内容能比等待中文版的人更早读到,跟多活两年没啥区别,赚了!

(二)

  • 舆论热点
  • 生僻且细节的百科型内容

1)没有人会记得上周一的新闻头条是什么,吃瓜群众的记忆只有3天。一个社会热点新闻爆炸后会迅速进入衰减期,这是一个指数下降的过程。 正因如此,绝大部分舆论热点,按照我们对于知识质量的标准,都会被归类到垃圾信息中。任何你关心的领域里产生的热点,都是在你脑中留下一个快照(Snapshot),方便你在未来某一天追溯到今日时,有一个指针挑明方向。

2)宽窄巷子有几条街,巴菲特今年的致股东信里如何判定市场,任志强最近的房市论调是什么… 如果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一个人可以过目不忘,过言有数,那么大可以称赞他博闻强识、记性了得。但现在有Google,有Wikipedia,记住这些细枝末节瞬间失去意义,他们只会耗用宝贵的精力。我们需要做的的,只是对某件事有个大致概念,能够很轻松的调用,在查证时能快速检索到即可。

从2016年开始,我有意识的减少实体书的购买,但凡是可以用电子版保存的,绝不用纸质的。这是因为,

  • 电脑上有强大的检索工具(macOS上用自带的Spotlight或Alfred,Windows平台有Everything)
  • 它同时解决了「笔记」的保管问题

我大学毕业时搬家,行李箱里存放着一大摞笔记,我当时满心以为将来会有时间再去翻一翻,可事实是它们永远的躺在那,再也没有被动过。因为查阅起来实在是太麻烦了,没有标记位、无法高亮关键词,全仰仗自己脑子里零星半点的记忆,更别说那些散落在纸质书里的几段稀疏笔记。

从纸笔摘抄到用软件管理知识,如同刀耕火种进化到现代社会。 零星想法可以随手记在macOS自带的备忘录里,长篇文章可以配合Web Clipper剪裁到印象笔记中,Kindle中的高亮段落和笔记用Knote同步,PDF基本用Margin Note标注和整理成知识卡片,随时需要检索就唤起Alfred,通过Workflow来查找本地软件中的内容。

熟悉之后就再也回不去。

这样的保存→检索→调用知识的过程,比以往高效了一个数量级。像这样工具流的优化,往往都是看起来不起眼,而实际上让人与人之间的生产效率发生肉眼可见的巨大差别。

结论

善待你花在摄入知识上的时间,就像你善待投出去的钱。好的知识是可以产生「复利」的,我在做设计时从未想过有一天会去写代码,我在写代码时也未料及有一天会跑去接触金融和量化,事实上,只要你不停在探索自身的外围,这些交叉的知识总有一天会派上用场。它们帮助你打开新世界的大门,它们煜煜生辉。 连接这些知识,就是Connecting the dots,发挥共振效应。

5 7 votes
文章评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