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成年之后学会的最糟糕的习惯,是「自欺欺人」。并且这种习惯一旦养成,就很难祛除,通常需要借助外力的刺激才有可能改变。然而更可怕的是,它往往隐藏在潜意识中,我们自己无法轻易察觉。不知道你是不是跟我一样,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人:

他们习惯把「我知道」挂在嘴边,不管是接受任务还是讨论某个话题,这些人喜欢中途打断谈话,用保证的语气证明自己全都知道,一切深了于心(哪怕他们不知道自己是否理解清楚)。

重要的是他们一直带着这种心态生活,认为自己「比别人更聪明」,自我感觉良好。以至于他们的父母在虚荣心的驱动下,竟然也对老师口中 「你们的小孩很聪明,就是不够努力」 这样的评价很受用。

可问题是,真的有人天生比别人聪明一大截吗?确实是有,但这样的人没有你想象的多。

  • 全美普遍的IQ测试中,68%的测试者IQ值在85-115之间;95%的测试者IQ值在70-130之间;
  • 尽管很难全部统计,但有相当比例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的IQ超过160,而在许多顶尖高校中,获得物理和数学博士学位的人,IQ高至145的也大有人在。

这意味着,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如果没有在30岁之前拿到PhD学位,这辈子也就不太可能再走学术路线拿教职,更别说做出什么卓越的学术研究,拿到诺贝尔奖或其他顶尖学术奖项。

从这个角度看,除非后天能力发现,在牛逼的科研道路上一路狂奔,否则我们普通人之间谈论谁更「聪明」是没有任何意义的,你我都不过是在IQ100的置信区间内做随机运动罢了。

个体间的差异确实是存在的

  • 互联网上只有1%(Internet culture))的用户在产生新内容,99%的用户都只是在浏览;
  • Bitcoin Core的代码仓库,Wladimir J.的提交次数相当于第20名到XXX名的总和;
  • 在英语单词中,只有极少数的词被经常使用,而绝大多数词很少被使用。经过人类语言文明千万年演变,我们倾向于使用较少的词汇表达尽可能多的语义,这也符合最小努力原则

这个世界是幂率分布的,水变成冰的临界状态、城市人口、投资回报等现象都遵循幂次法则。在《从0到1》里,Peter Thiel根据自身经验更是揭示了一个事实:

风险投资的回报并不遵循正态分布,而是遵循幂次法则,一小部分公司完胜其他所有公司。

所以尽管我们主观上认为自己独一无二,实际上并没有那么特别。我们中的大部分人都落在「居中」的位置,不上不下。

因此除非你已经处在金字塔的顶端,否则任何形式的装,其实都是没意义的。

但是差距是可以缩小,甚至超越的

在我过往的面试经历中,有一次被问到作用域链(scope chain)中的一个细节。我实在想不起来,悻悻的如实回答面试官,不知道细节,但大概知道做什么用,工作中一般可以Google到。面试官听后选择略过这个问题。

后来被公司录取,我在私下场合和当时的面试官(现为同事)讨论起面试,哪知对方很不以为然:

我每天面试这么多人,有时间成本,不可能考察的太细。只要基本功过得去,自己也天天查Google的知识就别再苛求别人了。

于是,我意识到「我们其实不知道某些事」是再普遍不过的真理,每个人都有知识的盲区。探索盲区的唯一方式就是不要略过,而是老实承认,然后继续学习。

「装」还体现在很多方面:

  • 刷爆信用卡买自己根本消费不起的奢侈品;
  • 看到别人造的轮子觉得不入流,自己却从未给开源项目提过PR;
  • 用嘴说代替行动,理由永远是:「如果我花时间一定比他做得好,我只是比较懒罢了」;
  • 一直在抱怨,从未想改变,过不上想要的生活一定是因为环境差;

按佛洛依德的理论,「装」是置换了超我和本我,而自我不复存在。

人的天性懒惰,思考因为费脑,本质上是反人性的,所以我们更倾向于给事物贴标签,用对事实的归纳来代替对事实的解释,就因为这样可以偷懒。另外一层原因,是我们 「不愿意放下自己宝贵的自尊心」,觉得承认自己不知道是很丢脸的事情,这就拒绝了进一步学习的可能。以上两点,就是掩耳盗铃,也叫自欺欺人。

要进化先认怂。

认怂的痛苦在于丧失了对自己的「认可」 —— 我认为只是一种驱使自己寻找效果短暂的麻醉剂。

然而,如果你不把这些弱者自我安慰的奇葩逻辑丢掉,就做不到面对自己的本心。

所以要真的认怂。自己错了,就承认;自己不懂,就虚心向学。花时间去辩解没有是,有这时间不如干点真正有用的事。

认怂不是认输。

打王者荣耀,里头有一句“别浪,猥琐发育”,什么意思呢?先打野,打小兵,经济先追上来再团,不要轻易和对方肝、送人头。
适当不要脸一点,“猥琐”一点,对自己有清醒的认知,量力而行,能干就干,干不了就先撤,注重总体胜率而不是一时爽。

认清现实再出发

实际上,没有这么多人在意你的想法。

人类对自身价值的判断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不确定性–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人对我们的看法。

阿兰德波顿在《爱情笔记》中有过这样的精妙比喻:“一个离群索居的人可以得到一切,但独独没有个性,也就是说个性诞生在他人对自己的反应之中。我们会因为别人的看法而给自己定格,所以不同人会使我们获得不同的自我感觉。这种自我可以比作是一只变形虫,它的外壳可以灵活伸缩,从而适应环境。”

所以,最根本的解决途径就是认清现实。我在25岁时痛苦的认识到:

天赋比我高的人太多了,而我能拿的出手的只有勤奋。客观的「做成一件事」,或者做到 精通 某个领域,付出的努力打不了半点折扣。

每次进步一点,每天比昨天更好,这种成长能看的到,握在手心。

祝你活的真实。

5 1 vote
文章评分